在职场中,解除劳动合同是一种常见的情况,无论是员工主动辞职还是公司提出解约,都可能涉及经济补偿金的问题。那么,究竟什么是经济补偿金呢?简单来说,它是为了弥补劳动者因合同解除而遭受的经济损失,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款项。
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的相关规定,如果是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,且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(如经济性裁员、员工患病无法胜任工作等),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。补偿的标准通常是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,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;不足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,按一年计算;不满六个月的,则支付半个月工资。
值得注意的是,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。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,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。因此,在面临劳动合同解除时,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非常重要。💼🔍